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第146章 暮春(一)(2 / 2)

同时诏命都察院左都御史史躬盛为钦差大臣,巡视北方各省及南直隶、浙江、湖广、四川,清查各地向士绅官员投献土地事项,并接受举报。

原都察院左都御史曹思诚,在皇帝召开过惩戒嫖娼和赌博官员的大朝会之后,没过几天便以年老体衰为由,向皇帝提出了辞呈。

自神武皇帝即位以来,都察院的所有重要差事,基本上都皇帝直接安排给了陆澄原和史躬盛,后来陆澄原顶不住压力被派去了云南,没过多久在皇帝那里又多了个周光夏。

而身为都察院老大的曹思诚,则一直被皇帝晾在了一边,成了个摆设,这让曹思诚在朝廷中显得好不尴尬。

曹思诚这个人称不上奸,更称不上坏。他做官为人都像温吞水一样,特别的中庸。所以天启朝时,他和魏忠贤虽然并没有多少交情,官却一直做得很稳,也可能是老魏实在从他身上感受不到什么威胁吧!

再加上年老,今年已经六十六岁了,所以曹思诚更显得暮气沉沉,但是谁也挑不出来他什么毛病。

郭可阳自即位以来,一直在努力地整顿朝政和大明的官场生态。此时的都察院正是他手里的一把刀,需要的是锋芒毕露、敢打敢拼的拼命三郎。

曹思诚这样的人根本就派不上什么用场,但是人家官一直做的四平八稳,从不犯错,实在也找不到好的理由开掉他。那就只能把他架空,做个透明人了。

曹思诚也不傻,如果算上神武这一朝,他已经历经四朝了,他其实早就猜透了皇帝的心思。

但是他不能显得太知趣,从而贸然离开朝廷。

他一直在等,在等一件大事尘埃落定,到那时他才能放心的告老还乡。

曹思诚等待的就是“钦定逆案”的最后结果!

做为经历过整个天启朝,且身居高位而不倒的曹思诚,说他和魏忠贤一点儿关系都没有,那是鬼都不会信!

如果有人想在曹思诚身上做文章,那么在“钦定逆案”名单中,指不定就会出现他的名字。

但是曹思诚知道神武皇帝对于逆案的态度,就是不扩大,能不扯进来的就不扯进来。

曹思诚自忖,就自己和魏忠贤之间那点儿寡淡的往来经历,自己应该会平安过关。

所以,正是因为这样,在逆案审理期间,自己千万不能离开京城,更不能辞职。

自己本就问题不大,又身居着左都御史的高位,大家多少会有所忌惮并卖些面子。一旦自己辞官离了京师,保不齐就有小人诬告自己,将自己硬扯进逆案中。到时候自己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。

所以,曹思诚就一直这样苟在左都御史的位置上,直到去年年底,“钦定逆案”结束,自己果然平安落地。

过完新年,曹思诚就一直筹划着告老还乡的事儿。自己在官场上待了大半辈子,历经了太多波澜起伏,这官场实在是没什么让他好留恋的。现在他只想着回到河间府景州的故乡颐养天年。

结果刚过正月十五,京城里便又是抓嫖又是抓赌的,好几个都察院的御史也都被卷了进去。

做为都察院的老大,曹思诚自然要担负领导失职的责任,于是在二月初八的大朝会后,曹思诚麻溜地递交了辞呈。

虽说辞呈上写的是因为“年老体弱”才不堪重任的,但是官场上的人都懂,真正的原因就是因为最近都察院出事的人太多了,不写“掌管无方,引咎辞职”是因为不想给皇帝继续挽留的机会而已,这是铁了心想走。

郭可阳接到辞呈之后,还命王承恩带着礼物来到曹思诚家里看望,并挽留了一番。大家都是聪明人,都是再演一出“君臣和睦”的假戏而已,皇帝是不会立即批准的,他不想让人觉得自己苛待四朝元老。

演戏就要演足,曹思诚再请辞,皇帝又不准。

曹思诚隔了几天又第三次请辞,皇帝准了,并下旨令礼部对曹老大人厚加赏赐,又是加封号,又是赏财帛,最后皇帝还亲自赐宴,终于将曹思诚风风光光地送回老家去了。

于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位置便空了出来,史躬盛没隔几天便成了新任的左都御史。

周光夏则升为左佥都御史。

都察院现在可以说是已经完全被皇帝掌控了

上一页 目录 +惊喜 下一章